發布時間:2024-08-27 09:56:33 點擊: 來源: 打印本頁
"焦慮" ,其實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、感到將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以應對的不愉快的情緒體驗,適當的焦慮是有益的,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講,適度焦慮可以提醒危險,幫助人們做好準備去提前應對。
但是,當焦慮的嚴重程度與客觀的事件或處境不相稱,或持續時間過長時則為病理性焦慮,臨床上稱為"焦慮癥狀"。
如何緩解焦慮癥狀?
1、改善注意障礙
把注意力由原來關注某一感覺或觀念調整到有意義的活動中, "道理我都懂 ,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" ,往往痛苦的時候 ,是需要投入到生活中去的。
2、放棄對抗癥狀
放棄對正常的排斥和對抗,是為了減少對癥狀的關注,而不是以后都痛苦下去,排斥癥狀的做法大部分情況下不但無用 ,反而起到反作用。
3、提高身體和社會功能
過分關注癥狀,導致人際關系、生活節奏、工作能力等下降 。因此恢復工作和學習以及正常生活,力所能及做一些活動至關重要。
4、塑造積極的思維模式
找到思維誤區或者漏洞并修復,鍛煉積極的思維,培養和塑造新的正向的神經通路,改變舊的負面的神經通路。
5、以目標為行動準則
訓練以目標為行動準則的行為模式,不被情緒牽著走,比如運動,即使不情愿、不喜歡,也要堅持運動,鍛煉自己的身體,只有通過不斷的圍繞目標而非情緒展開行動,才是通往痊愈的道路。
6、陶冶性格
訓練以目標為行動準則的行為模式,不被情緒牽著走,比如運動,即使不情愿、不喜歡,也要堅持運動,鍛煉自己的身體,只有通過不斷的圍繞目標而非情緒展開行動,才是通往痊愈的道路。
焦慮情緒如何自我緩解?
一、深呼吸和放松練習
學習深呼吸和放松技巧,如漸進性肌肉放松或身心冥想,有助于降低身體緊張度和焦慮水平。
二、規律運動
適度的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慢跑、瑜伽或游泳,能釋放身體內的壓力,提升心理健康。
三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
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和足夠的睡眠對于維持身心健康至關重要。
四、尋求支持
與親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,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,有助于減輕焦慮情緒。
五、學習應對技巧
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等技術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,如積極思考、問題解決和情緒調節。
六、減少刺激
盡量減少咖啡因、酒精和尼古丁等刺激物的攝入,因為它們可能加劇焦慮癥狀。
七、建立日常計劃
制定合理的日常計劃,包括工作、學習和休閑活動,有助于減少不確定性和焦慮感。
八、面對恐懼
逐漸面對恐懼的場景或對象,采用漸進式暴露的方式,有助于減輕焦慮反應。
九、培養愛好和興趣。
參與有意義的活動,如音樂、藝術、閱讀或戶外,有助于分散注意力,減輕焦慮情緒。
十、尋求專業幫助
如果焦慮影響到日常生活并且無法自行緩解,應及時尋求心理咨詢或治療。
作者:馬倩倩
主辦:山東省戴莊醫院 地址:山東省濟寧市濟戴路1號(3路公交車終點站)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11029258號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登記號:49395067937080211A5201 魯公網安備 37081102000149號
聯系電話:0537-2030000 郵編:272051 技術支持:濟寧新聞網 網站維護事務:dzyyxjk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6- shlyl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